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章 长安印象 (第2/4页)
人力黄包车的口号。等到建国以后,人力黄包车逐渐消失在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里。 当然,城市不能没有公共交通。随着人力两轮黄包车的消失,人力三轮车开始蓬勃发展,城市里出现了无数的三轮车夫。 这时候又有人提出了,人力三轮车也有歧视,但是最后国家出面做了解释。三轮车大家都是坐着的,身份平等,而且社会的分工不同,都是凭劳动挣钱,坐车的人也按约付费了,这是平等的。一直到21世纪初,很多城镇还在使用人力三轮车趴活,充当公共交通。 “同志,我们两个人去省作家协会,多少钱啊?”李文对这三轮车还挺稀奇的,但是也很尊重人家,走上去笑着问道。 六十年代的三轮车夫可不要小瞧啊!人家都是正儿八经的铁饭碗,吃的是公家饭,领工资的。 “你们两个一起的对吧,给五毛钱就行了。”骑三轮车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关中大汉,皮肤晒得黢黑,但是一双牙刷的很白,车子也擦的很干净。 “那行,麻烦您了。”李文拿出五毛钱递了过去。 回头朝车站门口的孙馆长喊道:“孙叔,咱们坐车走吧,已经安排好了。" “小同志您的票,收好了,回去可以报销的。”中年车夫拿出写好的三轮车票递给了李文。李文看了一下,上面写着长安市三轮车管理处,还有日期金额和车夫的姓名。 这个年代三轮车也是正规的单位,都是可以开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