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家族 (第1/4页)
接下来,老爷子拿出一本厚厚的泛黄的线装蓝本开始撰写李文的贡献。 “好了,这两页给你继续留着,后面再有什么贡献,爷爷给你记下来。”写完后,李俊才开心的说道。 李文接过族记,上面最远记录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写到李家一族是从大槐树迁移而来,再往前就没有记载了。 族记里记载的人不是很多,也就四十几个,大多是一些优秀的族长,读书人,还有为族里做过贡献的先辈。 看到自己那一页,清晰的撰写了李文的出生日期,还有近两年几件重大贡献。 这些东西看起来没有多大用处,但是李文却不这样认为,这东西恰恰是李家一族的传承体现。 为什么后世很多北方地区没有南方发展的好!地区确实是一部分优势,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家族向心力。 后世的北方家族的意识观念已经很少了,兄弟们一旦成年,成家后往往闹得不可开交,许多家庭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连直系血亲尚且如此,更不要提什么宗祠还有家族了,很多80零后都没有了概念。 这些家族支脉,祭祖,排辈在六十年代以后已经断了,大部分消失了。 反观南方地区,家族气氛依然很浓厚,宗族辈分在整个家族依然很受重视。 虽然有一些弊端,但是新社会的观念被吸收并存了,往后的几十年,南方人相互扶持发展。 到了二十一世纪,南方不管是政治还是商业都远远甩了北方十八条街,这在过去几千年都是没有过的。 李文这一代其实还是有排辈的,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