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牛逼越吹越大 (第4/6页)
当朝开启了取仕之先河,让天下读书人有了一展抱负的机会,也有利于朝廷取优而仕,这还是比较可取的。 听到这,老李与老房老程对视了一眼,有些自得。 于是有些傲然的问道: “那你还说科举制度有弊端?” 撇了撇嘴,对李二打断自己吹牛还是有些意见。 看到杨帆的样子,李二只能马上闭嘴,压下心中的不服,想等这小子讲完以后再进行反驳。 看到李二很识趣,于是又继续说道。 虽然科举有诸多的好处,可还有很多的不足。 其一,科举之道,每年开举一次,可大唐地域辽阔,读书人都需要赶赴长安城应考。 因路途遥远,应考考生每年都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在赶路上。 对于有钱人家来说,自然有仆人侍候相随。 对于寒门子弟而言,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赶路与筹集考试费用上面,哪还有时间读书? 其二,科举考试,考生没有进行糊名制。 “什么是糊名制?” 老李几人倒是很给面子,捧了一下哏。 看到老李几人很上道,杨帆没有装逼,接着解释: 现在的科举考试,考生的姓名阅卷人是可以看到的,那么就提供了弄虚作假以及舞弊的空间。 毕竟,在朝廷的官员大多都是世家子弟,如果阅卷人看见了姓名,在批改考卷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给认识的人打一个高分呢? 对于寒门弟子来说,这样是不是很不公平? 只有把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