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_第143章 大格局的经济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 大格局的经济学 (第4/5页)

是白来的,如果实现贸易顺差,我们就等于可以在南方输入进大量的白银,这样就可以为我们的粮票发行,增加储备金。而发行出去的粮票,也就是在所谓的双重保证金下,也会越来越被百姓认可,在市面上流通。其实就成了我们在空手套白狼,如此就能够真正解决我们财政的困难,扩大我们手中资金的数量。”

    赵四海略微想了一下,就一拍手:“这样最好了。因为百姓们拿着粮票,你想兑换粮食就兑换粮食,我有充足的粮食保证,即便你吃进消耗掉了一半,我也依旧能够让粮票保值。”

    看看大家还有一些疑惑,赵四海就接着解释道:“而流通在市面上的粮票,是绝对不会全部被人兑换成粮食而吃掉的。”

    许杰询问:“为什么?”

    “就比如说我们商家要进货,在我们这里批发食盐,他们是可以用粮票来交付货款的。但是粮票只能在我们这里通行,拿到外市外省去就不行了。而我们这里没有产出的比如说铁器,布匹等等,都要到外地拿真金白银去购买。

    于是商人们就自然而然的,到我们这里来将粮票兑换成金银。而商人们也会自然而然的在和百姓的交易中,继续接受金银的购买。但在我们发行粮票,和百姓拿回来兑换,这其中,一定是会有一个时间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总会有一批粮票,或者是变成了金银货物,或者是沉淀到了民间商贾的手中。再有咱们天机府信誉的保证,那么我们即便出现超发现象,也就是当初粮食被消耗掉了的那一部分,依旧会在民间流通。”

    然后眯着眼睛估算了一下:“以我多年在平阳府经商的经验,以现在我们平阳的商贸经济规模,估计会在民间沉淀一批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