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 (第3/4页)
太原王氏的族长拄着雕刻精致的木杖站在堂中央,一句话说完,气得直咳嗽。 堂里左边位置上坐着一男一女。 男子大约不惑之年,不似老族长那般怒气冲冲,但面上的沉重之色昭示着他此刻的心情。 “族长,您莫要动气。阿焕那孩子不似您想的那般羸弱,您想想,他在那穷山恶水的漠北待了几年,不也好好的出来了?” 不提还好,这一提,老族长的怒气更盛了。 “阿焕去漠北之事,还不是受你逼迫的?你……你身为阿焕的爹,王家的阿郎,怎么不为后代多多考虑?若是当时阿焕在漠北有个三长两短,我王氏一族岂不要在这一辈落没?” 不惑之年的男子正是王之焕的阿爹,王宅的阿郎,王沛。 王沛还欲再说,一旁的妇人扯着他,微微摇头。 这位妇人便是王沛之妻,王之焕的阿娘,唐韫。 唐氏起身,扶着老族长到主位坐下,柔声劝到:“族长莫动气,阿焕身为王氏的郎君,总是要经历些大风大浪才能成长的。沛郎让阿焕去漠北历练,也是为了磨练阿焕的意志。” 老族长看着唐氏,苦大仇深地说道:“族中的好几位郎君都入朝堂做了官,唯独他,惊才艳艳却选择避仕。你说他,好好待在临安不成么?偏偏要为了一本名籍跑到临安去,无端地惹官家生疑。” 唐氏悄悄与王沛对了个眼神,又劝道:“阿焕不也是为王氏着想么?只要拿住了宋氏的把柄,届时尚书郎弹劾宋氏,也好有个证据不是?” 老族长年纪大了,脑子也不似年轻时那般好用,不管唐氏如何劝,愣是不放心。 “让惠文去临安,把那浑小子给我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