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12节 (第3/5页)
他的话音铿锵有力。 朱建荣、栾海平等人对视一眼,思考着也做出了决定。 朱建荣道,“学校方面拿经费肯定没问题,但是省里能支持多少很难说,这个要走正常流程申请。” “有学校的经费,再加上省里的支持,后续科学基金也会拨款,你们完成这个项目肯定是没问题的。” 之后就没有再说。 这种支持力度的情况下,项目再也被抢走,他们也是无能为力了。 王浩要的就是这种支持,赶紧把经费划拨下来,赶紧开始新一轮的研究。 这样就可以了。 之后的几天生活反倒是轻松下来,即便是学校划拨经费也一样要等,不可能当天就批下来,最少也需要一个星期以上,而且实验室方面也是要做准备的。 省里的经费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 不过,事情谈好以后就不着急了。 不止他们筹集资金需要时间,其他两家机构要开始研究也需要时间。 大型的科研机构掌握着更多的经费、资源,但内部的人员更多、关系更复杂,一个全新的项目,也需要内部讨论才能审批,还需要协调参与的人员。 不管是申请经费,组建团队、协调人员等等,都是需要时间来准备的。 相对来说,物理实验室的烦恼简单的多。 只有一条:资金。 其他方面,王浩和何毅直接就能决定了,项目参与人之类根本不用协调。 全员参与! 想参加的就都能够参加,实验室总共才两个研究员,即便加上王浩才三个研究员,也根本没什么可商量的。 研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