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62节 (第2/6页)
了。 但是,他们就是不相信。 其实区别就在于经验和工作履历,几个人都是高能所的专家,从事正负电子对撞机相关的工作,他们一直都在研究,希望利用计算机手段来简化分析过程,结果大部分分析都没有办法利用计算机完成。 国际上也是这样。 最初的数据大部分都要人工进行分类,计算只能快速筛选出那些比较明显的粒子信号。 比如,光子。 大部分光子的数据都很明显,只要简单进行筛选,就能把光子筛出去。 其他粒子相对就困难了一些,尤其那些相似的粒子,还没有从收集到的信息去直接分辨的方法,还是要靠人工去计算。 现在听到王浩设计出一个程序,能够对粒子特性进行筛分,自然感觉非常的不可思议。 那是他们一直在做,却没有能做到的事情。 接下来几个人就围着电脑上的程序忙个不停,他们输入了一些数据做验证,然后用手动去计算,就发出了很惊奇的讨论,“这组是正确的!” “田院士,这一组也是正确的,其中有一个数据是我计算错了。” “这里有一个错误,但也不一定,这个数据很模糊,不确定具体是什么粒子。” “好像结果很准确……” 一声声压抑着惊叹的叙述,还伴着偶尔的高呼。 薛文卓翘着脚尖坐在旁边,他只看着几个人的cao作,防止他们去拷贝代码,验证什么的就随意了。 他心里也忍不住有些得意,“我早就说没问题,你们就是不相信。你们做不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