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0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01节 (第2/6页)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离子晶格在某种排列下的自旋?”

    “如果按照这种原理来说,离子晶格怎么样排列,才能产生特别的场力?”

    “那或许不是一种场力,而是一种对引力的阻隔,或者是一种磁场和电场混合的特殊情况?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依次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某种假设去验证。这是微观物理研究的方法。”

    最后一句话说的让所有人点头了。

    在超导的机制研究中,几乎都是发现新的物理现象,然后再去根据现象推导论机制。

    但微观物理的研究是从理论开始的,因为有好多微观物理的现象无法直接解释,就需要理论物理提供支持,而理论物理构架出来,就能够推导出其他问题。

    像是希格斯粒子、中微子,都是先有的理论,才在实验中有发现的。

    王浩最开始说先研究理论机制,在场众人肯定是不以为然的,但如果只是假设一个理论,再根据理论推导设计实验,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浩的发言就是做出了一些提问,然后在针对每一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样说下来,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

    会议顿时活跃了。

    因为只是去做假设、去想象,好多人都开始踊跃的发言,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学’的发言也很快变成了‘科研’,区别就是一个人说,和很多人一起研究。

    王浩发现也有了更多的灵感。

    这种灵感并不是反映在任务上,因为和湮灭力的研究不存在直接关系,只是反映在他的想法和判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