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51节 (第3/6页)
枯燥,因为有好多人还没有完全理解理论计算分析内容,应用方面上听的都是一头雾水,但是每个人都还是很认真。 航空材料院的人不用多说,他们都知道王浩的内容非常有价值,弄懂了就等于直接增强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一种全新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哪怕只针对钛合金强度的提升,对每个材料计算、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员来说,都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 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的人听的也很认真。 因为,钱。 他们都知道一堂讲座花费了三万人民币,花钱买到的听课机会,当然要珍惜珍惜再珍惜。 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就只是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可不像是航空材料院、武钢研究院那么财大气粗,哪怕十分之一都比不上。 三万来听个讲座,已经是非常奢侈了。 武钢研究院来的人最少,但他们也同样认真,原因和上面很相似,另外,王基铭、丁宗权一致肯定王浩的讲座内容,他们自然也要认真的听。 当每个人都很认真的时候,王浩讲起来都更加用心。 他一讲就一直到十二点半,感觉有些疲惫才停下来,“就先到这里了,剩下的,下午再讲吧?”他说着看向了曲世刚。 “对,下午再讲!” 全场有几个人精神十足,因为他们不做材料计算、数据挖掘,知道根本不可能听懂,也只是坐在那里凑个人数而已。 曲世刚就是其中之一。 他看到王浩停下来,看了下时间就招呼大家一起去餐厅吃饭。 一群人闹哄哄的到了餐馆。 王浩才抽空打开了系统,迫不及待的查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