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13节 (第2/6页)

下午的时候,来人就已经到了西海大学。

    来人有三个,一个是气动力模拟办公室主任胡育群,还有个是研究员赵晓峰,另一个是副研究员高明。

    王浩、张志强一起在梅森数科学实验室招待了三人,他们互相客套一番,话题快速转到了项目研究上。

    胡育群道,“王教授,我们是要做一套全新的气动力学特性模拟仿真系统。”

    “就是飞行器的模拟系统?”王浩问道。

    “可以这么理解,只不过我们主要为了登月做准备的。”胡育群道,“重型火箭,包括载人飞船,气动力模拟需求非常高,而现在的系统精度已经不够了,尤其是在火箭方面,这是最大的难题。”

    王浩听的很感兴趣,就多问了几句。

    胡育群也做了简单介绍,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

    外界都是知道的。

    航天局早就有了载人登月项目,大部分技术都已经攻克,但有一项技术,想突破还需要几年时间,就是重型火箭的问题。

    国内的常征系列,有好几个型号的运载火箭。

    但实际上,这项技术上还是落后于阿迈瑞肯和熊国的,因为国内暂时还研制不出重型运载火箭。

    如果是要进行载人登月,就必须制造出能够搭载载人飞船、载重足够高、速度足够快的重型火箭。

    这种火箭预计还需要几年才能够制造出来。

    在火箭真正发射之前,需要进行很多的模拟测试,他们必须要把原有的气动力特性模拟仿真系统进行升级,才能够在计算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