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8节 (第3/5页)
次的合作,王浩认识了审稿编辑、审核编辑,他打个招呼就能快速审核,因为论文本身的含金量很高,审核以后,发表的速度也会很快。 这就排除掉了投稿莫名被刷下来的情况。 有些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是这样的。 当看到不知名人士投稿了顶级研究,根本不看内容直接就刷下来,因为类似的投稿有很多,大部分都是错误的论证,若是一篇篇的仔细看过,就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论文的作者上加上他的名字,再给《数学新进展》的编辑、审稿打个招呼,只要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可以等着发表了。 至于写论文之类的工作,就完全是罗大勇自己负责了。 王浩对这个研究兴趣不大,复杂性理论是罗大勇的研究领域,而他专注的领域是解析数论。 时间已经到了学期末。 学期末还是有很多工作的,比如上报下学期的课程,王浩特别跑了一趟理学院,确定下了两门课程。 一门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重修课。 有很多本科生会挂科,没有正课的下个学期就会有重修课,王浩决定帮老教授分担教学压力,就直接接手了一门重修课。 同样的课程也不用再准备教案,教学上倒是轻松了一些。 另一门课是研一的《代数几何》,是一门硕士学位基础课,也是博士学位的专业课。 这门课程以抽象代数、复分析为基础,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剩下的下一门选修课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考虑,并不需要提前就上报上去。 除了上报课程以外,王浩也参加了监考工作,考试全部完毕以后就开始判卷、录入成绩等等。 这些复杂的工作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