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05节 (第6/6页)
任何前沿性的研究都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正确,甚至说保证正确的概率都不大。 即便是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也都是很正常的,就像学生做数学题,谁也不敢说,就能百分之百正确。 如果事情真的是王浩的问题,他本人就不太可能再去说、再去讨论,或者是不承认自己的问题。 那么答案就只剩下一个了。 不是王浩的问题,自然是材料实验室其他人的问题,王浩当初就只是背锅而已。 这种事情只要深入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周建春仔细想着知道这件事可能大了,当然事情是针对东港大学的,和西海大学完全没有关系。 虽然不可能直接的说,但看其他大学的笑话,也许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王浩回到了办公室都感觉浑身轻松,他第一次正面儿的谈起了东港实验事件,对象还是一名省电台的记者。 所以再回到办公室以后,他明确的说了一句话,“东港的事情,不是我的问题。” 简单一句话,引爆了办公室的热情。 之前办公室里的人针对舆论消息都是闭口不谈,他们只是各自刷的消息,偶尔会担忧的看一下王浩,现在王浩主动提出来,他们就可以自由讨论了,朱萍直接站起来说道,“这个事,王浩刚来我就知道和他没关系,王浩多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出现那种低级错误?” “即便是数据出错,当时王浩只刚博士毕业,数据的工作不可能交给他一个人。” 这句话说差了。 材料实验室的数据工作,主要负责人就是马文钧和王浩,也正因为能担负一部分的数据工作,而不像是博士生一样,只是负责一些边边角角的任务,他才会选择加入材料实验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