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3节 (第4/6页)

智全肯定的语气,励继平也知道数据是真实的,可正因为数据的真实,让他感觉完全超出了对材料研发的认知。

    他所看到的和其他人一样,就是王浩做了一个专业的分析,直接对于项目工序做出修改。

    然后,成品就了这么大的提升?

    这种事怎么可能呢!

    励继平满脸都写着不可思议,他觉得眼前发生的事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认知。

    作为一名工程院材料方向的院士,他有过很多次带领团队做材料研发的经验,他的团队也有做数据分析工作的人员,但他们的分析结果只能为项目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真正制定工序流程的还是有丰富经验的人员。

    以往的经验也证明,材料研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断做实验。

    温度不行,就调整一下温度;淬火效果不理想不行,就调整一下淬火方法;工序制作出来的成品有问题,就考虑对工序进行调整。

    等等。

    这也是绝大部分人都不看好金属实验室的项目的原因,因为相应的经费不足,就很难多次连续的做实验,实验次数怎么可能做出成果呢?

    现在好了。

    超出认知的事情就发生在眼前,被聘任为数据分析员的王浩就只是做了个数据分析,直接就把工序以及其他进行了一些调整,然后制作出来的成品强度大大增加。

    这种事在励继平看来,就是完全不能理解。

    曹东明也同样不能理解,他是钛合金领域首屈一指的技术专家,率领团队完成过很多钛合金相关的材料研发,也依靠这些成果获得过无数的奖项和荣誉。

    他所理解的钛合金研发也同样是不断做实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