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2章 花钱,哥是最专业的! (第6/8页)
么收割那些圈外富豪的,酒商就可以怎么收割金融专家。 韩烈要是一时兴起直接把那1.5亿砸出来,能买到一半真货都算是烧高香了。 办事儿缺乏章法,结果必然是这样。 现在倒是不至于了,庞晓光虽然没有直接搞定问题的能力,但是他出的主意确实靠谱。 于是韩烈回头就找到金融办的某科室领导,联系上了保税区红酒交易中心的老总苏婉凤女士,以及魔都红酒交易中心的老总顾光。 当天傍晚,便坐在一起吃了顿饭。 他们两家平台,硬要算的话,其实也算是搞金融的。 把平台上面的红酒,理解为股票就好。 平台方保证每个种类的红酒都来自于酒庄,做的是f2c模式。 实物交割流程大致是全球原产地酒商酒品→入自贸区保税区恒温恒湿24小时监管的酒品仓库→消费者。 但大部分客户在平台上购买红酒都不需要交割实物,而是持有所有权,作为一种投资长期持有或者低买高卖。 因此,两家平台不但要受到商务委和工商局的监管,同时还得接受金融办的监管。 甚至,金融监管对他们的生存更有发言权。 而那位金融办科室领导理论上对韩烈的私募也有监督管理权,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韩烈给他面子,他反而要承韩烈的情。 是不是不太容易理解? 人行、当地金融办、证监,理论上都是金融机构的爹娘公婆。 但在具体执行上,区别很大。 人行除了反洗钱根本没有精力理会别的,也不会越过证监去找事儿。 金融办则是每年开几次会,总结一下成绩,打打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