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道侣修习了替生术_第413章 解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3章 解决 (第3/7页)

家还是陈家,暗地里都透露过想结亲的意思,要说这别人也还罢了,那王通,品行相貌不必说,人又伶俐,可是数的着的好孩子,周叔就很是看的上。只是这崔氏夫人,却一直是迟疑不定,不知为什么,她总是觉得,自己的蓉儿,不是那土里刨食庄民村妇的命,自己的蓉儿,不应该终生就委屈在这偏僻山谷里生老病死,默默无闻。就是这份迟疑,让周叔夫妇对任何人的或明或暗的求亲都给与了婉拒。

    这周行在山庄,要是没有最初周家的帮衬和支持,是不可能混的如此风生水起的。看着周行从一个落魄逃难的郡王,一步一步将山庄凝聚在自己的周围,成为山庄人人镜中的夫子,最大的主事人,崔氏得到的是一个接一个惊喜,她已经断定:周行的将来肯定不会局限在这荒僻的山谷,山庄的未来也必然周行的将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个过来人,崔氏看到了女儿这些日子的情绪和变化,看着女儿那对周行的关注,那对周行的关心和体贴,崔氏比女儿自己更明白女儿的朦朦胧胧的小心思。她之所以从没和女儿挑明过,没有想办法去促成或者掐掉那还微弱的情苗,不过是因为崔氏还无法断定:真的将女儿许给周行,那对女儿一生,到底是祸还是福。

    看着女儿今天的高兴,崔氏暗想:“或许,已到了做个决断的时候了。”

    在这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唐朝五代时期,像山庄这样自成一体的小环境,其他的问题方面都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吃,可以种植、打。穿,可以种麻织布。药,可以上山采集。但只有一样必须外来,那就是盐。

    食盐,除了调味以外,最重要的还是生活中一旦缺了盐,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