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3 (第3/4页)
险些被刀枪在手、列队整齐、呼声响彻云霄的明军吓得当场失态。 回到金銮殿,也总有守旧的老臣跪地痛苦不已,痛诉明田不尊礼法。 他们倒是捡了个好说头,没有和那些学子一样直接说要反了明田,只是拿出了以前对待惠帝的气势和套路来对待明田。比方说,言官站出来一通陈诉,说明田今日对待读书人的态度太过轻视不屑,不利于治国啦巴拉巴拉,上到明田的一道封王封相(封惠帝为惠王,戚华庭为相)的圣旨,戚华庭究竟入不入朝堂,下到明田和他身边的来福、戚华庭、杜湘等人的关系密切、君臣不分,甚至是来福的头发梳歪了、明田的精神不济疑似后宫宫太多一定是帝王生活太奢侈要勤俭节约为国为民巴拉巴拉…… 反正,重要的事情,无关紧要的事情,甚至两件毫无关联的事情,也能被一干言官拉出来说的唾沫横飞。 他们的想法很好,也很实用,至少,对以前大魏的皇帝们,尤其是惠帝,是非常实用的。以致于,金銮殿上经常出现皇帝被臣子们骂的抬不起头、骂的几乎要下罪己诏、到了后宫宠幸妃子或是玩点什么都要战战兢兢生怕传出什么被言官知道后骂他荒唐误国的地步。 这只是最表面的现象,真相其实很简单,君臣争权。 主弱臣强,再加上朋党争权,惠帝的朝堂上,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无官不贪,以致于,金銮殿上站着的皇帝大臣几十号人,放眼望去,最穷的竟然是惠帝——能进金銮殿面圣议朝政的,最少都是从四品官员。 国库空虚,文武百官倒是家财万贯、脂肥rou厚的,以致于许穆青献策,惠帝想要改革,想要剿匪剿海寇,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