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4 银熊,血赚 (第6/7页)
有地区加起来总计有8万美金左右,在本次电影节短片里应该是最好的成绩。 只是在改编权方面路平安就有些犹豫。 出价最高的是北美的,30万美金。 这就是短片和不是卖成品的劣势了,毕竟没经过市场检验。 要是长片的话评判标准就不一样,很多片商其实一眼就能看出这片子在自己国家能不能赚,就像《十七岁的单车》一样,就凭“中国大陆禁映”,票房就不会差,全买断至少得上两百万美金。 后来的《盲井》拿了阿尔弗雷德·鲍尔银熊,也是禁映,卖了多少不知道,但导演李杨亲自说赚了一千多万人民币。 所以短片和长片在商业上其实终究是两个领域。 不过从成本角度出发的话,路平安现在其实选哪个都已经是血赚。 一万多美金的成本,能卖出30多万,扣了税,到手也能有二十多万美金,这一来一回就是几十倍,可以算是本届柏林电影节利润之最了。 “要怎么卖?” 中影的人问道。 路平安陷入思索。 改编权要卖的话得保证自己的一定利益。 比如自己之后在国内拍大电影的时候,不能出现版权问题。 拍好了之后再来电影节卖成片,也不能有版权冲突。 要是能行,那就卖,不行的话就干脆等大电影拍了再卖。 中影负责人了解清楚后就去谈了。 最终在第三天,《调音师》版权洽谈彻底完成,放映权全球买了8.5万美金。 短片改编权卖了42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