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劫(36) (第11/17页)
来是漫长的评 判时间。 当姜瑶读完叶临川的诗作之后,她的双手微微发颤,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绝对是传世佳作,百年一遇。她号称天下第一才女,但自知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名篇。 姜瑶望向叶临川,眼神中多了些难以琢磨的神色。 繁杂的计票之后,姜瑶公布票数最多的两名。叶临川和秦无伤各得五票,还有一票投给了别的诗作。 结果一出,满座哗然。 在这一刻之前,任何人都不敢相信会是这样的结果。两位纨绔以绝对优势胜出,所有才子们黯然失色。 不过姜瑶面色难看,狠狠地盯着十位所谓的名士。 这个结果绝对不公平,这两首诗完全不是同一水准的作品。 秦无伤写的是一首七言诗。 初闻征雁北风寒,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也是借用,自己不会写啊。) 诗词也颇有意境,并以青女素娥自居,以表示自己不肯向世俗低头的孤傲。 但这首词虽然不错,与叶临川的那首“春江花月夜”相比仍旧有不小的差距。 被秦无伤收买的几位“名士”不敢抬头,脑门上都是冷汗。 姜瑶当众把两首诗都念了一遍,自语道:“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好美的诗句,好美的意境。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发人幽思,更是绝妙。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轮明月一直都在,陪伴九州千年万年。 不过,此诗明显可以写得更完美,中间却突然气息中断,匆匆结尾,好像少了点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