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拿作品说话 (第3/4页)
广告公司都已经知道了,一些熟悉的人也在议论。 一些广告业内人士甚至直接发微博提出质疑:“三十来个小时你想做出来一作上央视的作品?你这是来侮辱我们的吗?我们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天天加班到凌晨都毫无头绪,你三十来个小时就说要做出来?你确定自己不是在开玩笑吗?你懂广告吗?” 另一个业内人士:“你还真信啊?这八成又是一个营销号在博眼球炒作而已,别当真。我们就看看他明天怎么收场。我赌一块钱,他明天会跑路。” 第三个业内人士:“你可真小气,我赌五块!不过这种事情笑一笑也就算了,毕竟那是一个名不见传的人,而且又是在互联网上,就算他只是过过嘴瘾又怎么样?根本没人知道他是谁,他也没什么损失。” 有人看不下去:“你们现在就可劲的损吧,万一明天他真的拿出了作品,我看看你们怎么收场!” “万一?你也知道是万一?我要是没理解错的话,万一应该是万分之一的机率吧?小到这种程度的机率你也好意思说出来?” 微博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络绎不绝,但绝大部分都是质疑和嘲讽的声音,就算当初站在张扬阵营的那些人也没有什么底气,甚至都觉得这货是真的在过过嘴瘾。 因为这个主题是央视在征集的,所以在关注这件事的人有很多,除了这些广告公司以外,一些大公司都在绞尽脑汁的想要在央视露个脸做个免费的大广告。一些心怀叵测的人还在后面推波助澜,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件事情。 知道这件事的人越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