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2章 火星通道与天骄榜 (第3/6页)
印联区、非联区这六大来源。 纯以方阵规模而论,华亚联区的人数最多,超过了千人,印联区人数稍次,约八百人左右,欧联区人数排第三,七百人左右,米联区和俄联区人数差不多,五百人左右,并列第四。 人数最少的,却要属肤色较深的非联区的学生。 仅从方阵阵列上去,非联区的来这里研学的学生人数,只有俄联区的五分之一。 要知道,在蓝星,纯以人口基数论,非联区的人口数可是俄联区的五倍以上。 可以说,蓝星内的国力,从某种程度上也反应在了地外。 如今,人口已经是蓝星第一重要的资源了。 当然,印联区来研学的学生数量排名第二这一点看,就大约可以看出印联区为什么要挑事闹腾了。 因为印联区也就仅仅是人数排第二而已。 再观察的仔细一点,相对而言,其它诸如米联区、欧联区、俄联区、印联区、非联区这五区的学生,方阵排列是一体的,非常紧密。 华亚大区却又分成了两大部分。 最大的一部分,自然是华夏区和亲近华夏区的小区的学生。 另外一部分,却是以大和区、韩星区、新马区的学生方阵为代表。 基因大时代未来之前,这些都是蓝星的科技强国。 基因大时代来临之后,迫于形势,划入了华亚大区,但依旧是各行其事。 有议员称,华亚大区应该一分为二,分为华夏区与南亚联区,大和区、新马区也积极响应,不过最终不了了之。 也因此,相较于其它联区,华亚大区内部倒有着分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