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那些年代_分卷阅读15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0 (第2/4页)

也并不主动去展示自己。”

    排挤和歧视是肯定存在的, 就像阿西瓦娅对她和对艾莎安妮的两种态度,但其实阿西瓦娅也是被排挤和歧视的那一方。

    这所学校很极端,有一部分极端交际,把社交看得比学业还重要,另一部分极端学术,几乎是不关那些利益性的的社交。

    并不能说哪种好哪种不好,有人来哈佛就是为了拓展他的人际和社交,累积他的原始资本,而也有人看中哈佛在研究上的成就,决心成为一个学术性人才。

    许愿虽然不是一个狂热的社交迷,但她并不厌恶社交。她为了参加嘻哈乐团而买了一把吉他,因为在招新时看到嘻哈乐团的演出,觉得很有趣,就报名了。

    原主小时候和S大的教授学过一点钢琴,但那个时候学乐器的成本太高了,买不起琴,后来就放弃了。

    许愿很喜欢那个乐团表演时那种热烈自由的感觉,每个人都那么投入,充满激情。

    他们并不在意许愿会多少乐器,团长说:“只要有热爱音乐的心,什么都可以的。”

    许愿被这样一句话给激起了热情,加入了他们乐团。比起七十年代上的大学,现在的大学的确有意思多了,她很享受这样忙中偷闲的时光。

    相对于别人每天忙碌到一两点,许愿还是比较轻松的,主要是有时候写论文需要查阅一些文献资料,查找资料真的就比较烦躁了,还好她的记忆里比较好。

    由于每个教授都有属于自己的研发项目,他们更多关注自己的研究项目,所以哈佛令人诟病的往往是本科生待遇。

    “杰西卡,你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准确的?”

    许愿正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