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择长官 (第2/4页)
一些官员。 这次又来这么一招,是何居心? 保守派也有同样的疑问,弄得赵祯似乎也有些疑惑! 在赵祯继续阅读黎九首的奏本时,发现这个奏本通篇没有提到官员的顶缺问题。 并且还特意强调了,一定要由枢密院严格选拔之后才能调入淮南路。 "臣躬耕于淮南,日夜不敢深寐!近些年,淮南虽小有成就,可臣始终不敢放松! 关于新政,臣思前想后,是极好的!这是大宋崛起的好时机,也是打掉不合格者的好时机!" “所以臣不能也不会包庇这些偷jianian耍滑、作jianian犯科之徒,唯有将他们的乌纱帽脱去,方能安抚一路之百姓。" "臣甚至一年后将会调离淮南,也想通过这次的新政,让淮南官场的风气清一清,正一正!也好给继任者留下一个好摊子!” "本次关于官员的任免,淮南路经略府决定不加以干涉!全部由枢密院审核相关人员后,连人与敕书一起发往淮南经略府。"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小小的几段话,狠狠地打了许多人的脸,其实也包括赵祯。 赵祯是大宋帝国的皇帝,岂是一个小小的刘备可以比拟的,他听完之后,拍了拍手到:"妙极了,妙极了!难得黎卿家如此体谅朝廷,来啊!枢密院宣旨,着加升淮南路经略使黎九首为开国男爵!" “陛下,大宋自立国以来,从来没有对一个外放官进行授爵的,有些违反规定!” 保守派的某位官员连忙说道。 “呵呵!四位谏官,你们的意见呢?” 欧阳修等四人虽然听见了,但也不敢轻易地说出自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