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II︱變色龍(23) (第5/7页)
其实并不存在这项病症,然而在精神学与心理学理论却皆认为对于同性恋强烈的仇恨应该与压抑自我非同性恋者的心理有关。 恐同所带来的影响包含主观恐同、暴力与歧视,反对者并非必须三者皆具,而是因人而异反应出一种或多种状况。 其中,直接指向自我对同性恋恐惧的主观恐同更可能引起忧鬱、自信低落与不美满的恋爱及性爱,部分心理与精神学家将其归咎与青少年自杀率偏高的原因之一。 因为部分带有主观恐同的同性恋者亦会对同性恋者採取暴力、歧视等行为,藉此压制自我的同性恋心理,导致他们未必能够察觉自己的性倾向。 那个人的剧烈反应以及之后所有保持距离的种种表现,陈慕杉早就猜到对方很有可能会是恐同的一员,只是没有想到,情况会如此严重…… 事发至今,那个人从未对他使用过暴力,也从未对他说出过分侮辱的话语,即便他们之间最后只剩下生疏的对话与沉默,对方对他最是恶言相向的一次,却是昨天傍晚的那通电话。 也许,那是个求救信号,那个人想告诉他,已经无法承受这一切,然而他却选择了忽视。 一想起对方说自己让他感觉噁心,却无法恨他的话,陈慕杉的眼泪立刻就开始溃堤。 如果那个人对于同性恋的恐惧与歧视不是对他,而是转换成了自我厌恶呢?陈慕杉在掛断电话后茫然地坐在床沿想着,视线早已经一面模糊。 那一刻,他觉得那个人其实是爱着他的。或许是想爱他却压抑不住自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