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116节 (第2/6页)
侮辱不记得别人对他的好,会将之前受到的屈辱十倍百倍的还回去; 另一种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型,将别人对他的好牢记于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韩信明显是后者。 项羽派武涉劝韩信反汉联楚,三分天下时,韩信忘不了刘邦对他的小殷勤,说:昔日里我服侍项王,官位不过郎中,献计从不采纳。 但自从我归顺汉王后,授予我上将印绶,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献计必用,所以才有我今日。 我韩信深受汉王大恩,至死不叛汉[2]。 武涉走后不久,蒯通也劝韩信自立为王。 当时韩信占领山东河北山西,在北方,项羽在东,刘邦在西,已经隐隐有三分天下之势,如果韩信当时听了蒯通的话,那不用等曹cao刘备孙权三人出世,中国就能提前上演三国争雄的好戏。 可是韩信没有,他没有忘记刘邦的知遇之恩,说:“汉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见利忘义、背恩忘德呢?[3]” 而且当时韩信觉得自己战功多,刘邦不会夺走他占领的齐国,所以没有采纳蒯通的建议。 看到韩信真有种上天为他开了一扇门,就会关起一扇窗的感觉(狗头)。不愧是高智商,低情商的代表人物。 相比于萧何的低调,张良的及时抽身,韩信真的太跳了,简直就是在刘邦的雷区反复蹦跶,显得不大聪明,他这点心眼真的不够混朝堂,战场才是他的主场。 所以韩信最后落得被吕后和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