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_(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1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110节 (第2/6页)

中风气。”

    【不小心又歪题了,来我们接着往下看。刚才说到大秦的棉花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疙瘩里,能不能找到还是一回事,找到了推广种植又是一回事。

    棉花很吃肥,种植不易。朱元璋当初推广棉花的时候,甚至喊出了“益种绵花,率蠲其税”的口号,什么意思呢,就是种棉花,不收税。

    在免土地税两三年就是仁政的古代,朱元璋这一做法很成功的推广了棉花,棉正式成为了继丝绸、麻布外的重要布料。

    阴嫚自然也想到了就算找到棉树,在大秦推广开,也很难将棉花用在女性必需品上的问题。因为大秦实在太缺衣少食了。

    阴嫚决定不能只发展棉花一种纺织作物,被当做累赘物的羊毛很适合利用起来。

    游牧民族养了这么多羊,羊毛被他们用来织毛毯和打毛毡,根本消耗不完,而中原人的羊毛那就是纯纯废品,连织毛毯和打毛毡都不会用到。

    因为游牧民族自己制作的织毛毯和毛毡实在太粗糙捡漏了,而且没有经过碱清洗的羊毛根本洗不干净,油腻且还带着污垢的织毛毯和毛毡说实话中原人根本看不上。

    这也是羊毛织物在古代一直没有火起来的原因。

    不像现代,羊毛经过采毛、粗梳、洗毛、精梳、染色、纺纱、合股[1]成了一团团漂亮柔软的毛线。那些毛线光红就有大红、绛红、玫红、粉红、酒红、西瓜红、珊瑚红、豆沙红……

    颜色简直比口红还花。

    毛线在现代真的被染出了花来,只有你想不到的颜色,没有染不出的颜色。用这些毛线织成的毛衣毛裤、围巾、手套、袜子、毛鞋等既好看,又保暖。

    而且穿小了的毛衣还能拆掉重新织,一点也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