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6 (第3/4页)
打开了。二端见过有挤不上火车的人,直接从这个窗户爬进去的。尤其是带小孩儿的,怕挤着孩子,就先从窗户把孩子递进去,车里的乘客也都会帮忙接着。 这种场景在后来是看不到的,因为都是空调车,窗户密封的。 二端一直觉得坐下火车上,当火车开动的时候,风从窗户吹进来,一个美丽的少女眺望着窗外的景色,那是一副很动人的画面。 可惜现在天气还挺冷,开窗户估计要挨骂。幸好车上人也不是很多,不然还得抢着上车占座呢。 这时候的火车票是不按座位号卖票的,谁坐着是谁的。火车票是硬质的长方形,大多是粉色的,也有白色。上面只印刷了出发地和目的地,还有票价。 进站检票的时候,检票员会拿一个检票的工具,把车票边剪掉一个豁口。 二端之前还帮姥爷贴过车票报销呢,就是把票面的部分揭下来,用胶水都贴在一张纸上,姥爷可以拿到财务那里报销路费。 一路上顺顺利利,姥姥还特意给二端的小包里面塞了俩苹果,爸爸一糙老爷们儿带孩子出门,啥都没准备。 二端渴了爸爸就直接小卖部给买瓶汽水喝,二端抱着玻璃汽水瓶猛灌,一边怨念,好想念后来随处可见是水吧咖啡店什么的。 好在父女俩都挺潇洒,到了山城市,看时间才十一点多,直接逮了个饭馆吃饭。 市里的饭馆是比镇上的环境要好,不过差距并不大。大概是跟东北的地域特色有关系。 这时候馆子里经营的大多是东北菜,讲究一个实惠,并不像后来南北各路的菜色都有,馆子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