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9  (第2/4页)
心。”    寇继海沉默了片刻,道:“陛下……可还怪我当年除去言侯和画刀,逼你与阎王殿合作?”    成帝摇了摇头,道:“言侯今日进宫将此物交给朕,那一瞬朕觉得仇也好恨也罢都不重要了。”    成帝将那道圣旨展开,他看了很久,仿佛要将每一字都记住。然后大笑着,将那卷黄绫丢入炭火盆中。    “你既然来了,便最后伺候朕一次笔墨吧。朕今夜便将退位诏书写出来,明日丢到那小子脸上去。朕后日便下江南,或许还能看看桃花,赶上鳜鱼。你要与朕同往吗?”    寇公公将砚台磨了,以笔饱蘸了墨,推开一卷黄绫。    落笔之时,成帝想起了许多的人,想起了轰天的炮火,甚至想起了京左的那座停云亭——当时对酒三人,如今只剩他一人。    历历秋声河山,多少英雄云烟过眼,笔墨终有尽时,不过弹指一笑风流。    (完)    番外    长天无云,宁帝坐在亭子里,逗着笼中的鸟。    朱永宁登基后,礼官们思来想去给他定了宁帝的称号。出于与北燕同字的缘故,未免外交上不必要的纷扰,燕王的称号并未成为朱永宁的帝号。    朱永宁名字中有个宁字,而大宁国号宁,以宁帝的称呼,至少在大宁这一朝,无人再可比肩。    大宁方经历了战火,劫后余生,大破之后大立,诸般变革反而容易推行。    朱永宁恩威并济,若是有什么法令他也让群臣在朝堂上摊开了议,若成了定议,推行之时便再无余地。    在此次战乱之中,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