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保护区_分卷阅读1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3 (第4/4页)

行跟文化展进行了深度合作, 做成了前展后厅的模式。”周寅解释, “里面的部分展品, 在之后几天里, 也会参与拍卖。”

    余初点头:“双赢。”

    规模起来了, 人流被吸引过来, 同时宣传目的也达到了,最后拍卖的价格自然会非常好看。

    周寅走到前台, 问前台的小姑娘拿了两本宣传册, 将其中一本递给余初:“负责这批货的人去拍卖行确认一些事儿去了,稍后会在会场跟我们会和, 咱们先在这转转。”

    余初扫了一眼展厅:“这么多东西, 一一看完需要花上不少时间,我觉得我们还是挑重点的看。”

    “说的也是。”周寅随手翻着宣传册, “书画和工艺品,这些我们收的最多,要不看看这两样?”

    余初附议。

    工艺品和书画比邻, 两人按照场地远近,先看的工艺品部分。

    绣品、雕刻、瓷器、雕塑……以近现代为主,余初并不是这个圈子,作者基本上都不认识,但是还是能看出些什么。

    比起古代区的工艺品,这些思想性更为突出一些,但是造诣上却落后了不少。

    这里有个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问题。

    古代传统工匠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磨出来的,几代传承,千百名工匠出一名大师。

    御用的工匠更是万里挑一,绣品、雕刻、瓷器,完全不计人工和损耗,不少是祖孙三代,甚至是一个家族倾一辈之力打造,成品让人叹为观止。

    余初和周寅每次开市都能见到一些顶尖工艺品,长时间熏陶下来,说不上专业,但是审美能力还是被拔高了的。

    所以这些在现代区都只能算二三流的工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