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六章 偏殿之议(上) (第1/7页)
大朝会按照流程顺利的结束了。 周帝已经先回到了偏殿之中,按照他的旨意,周明生将被压到御前受审,由一众大臣作为旁听。 就在偏殿等候人之时,周帝回想起昨夜朱无视的话。 虽然朱无视的话有道理,但是周帝却还是相信杨清源的。 自从杨清源出翰林院以来三年,为大周立下无数功劳。 破获粮仓案,追回了大量失窃的官粮,保证了大周北境的安定。 治理平山郡,政绩杰出,将暴雪天灾的损失降到最低,还极大的发展了平山郡的经济民生。 继任的平山郡守赵建丰沿用杨清源之策,将平山郡发展成了冀州数一数二的大城。 改制漕运,使得朝廷在漕运上的税收大大增加。财政压力得到了极大地缓解。 治理京畿,扫除京畿地区大量的帮会,使得京畿地区一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凡此种种,皆是杨清源的政绩功劳。 现在看来,杨清源持心为公,几乎不谋私利,与于延益相似。 至于昨夜朱无视所说,杨清源同时针对太子和楚王,虽然从结果来看确实如此。 但是一开始都不是杨清源的本意。 之所以会和楚王结怨,只是因为在查粮仓案的时候,查到楚王党。 和太子对上,也是因为太子的内弟周明生做出了这样的污糟事。 若是楚王不插手漕运,太子不偏袒内弟,那么杨清源根本不会和楚王、太子有冲突。 这么一看,反倒是自己的孩子不争气。 一个枉法,一个徇私! 想到此处,周帝又回忆起了昨晚的情况。 之所以他会觉得杨清源想要当帝师,是因为朱无视的提示,无意间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