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江湖:我为大理寺卿(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_第四百八十四章 无心插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四章 无心插柳 (第2/7页)

策,使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

    到了先汉孝武帝之时,迫于抗击匈奴的军事财政压力,打击地方豪强,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实行了盐、铁和酒的国家垄断经营制度。

    孝武帝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

    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铁官,管理盐铁的生产与销售。盐专卖采取在官府的监督下由盐民生产,官府定价收购,并由官府运输和销售。铁专卖采取官府统管铁矿采掘、钢铁冶炼、铁器铸造和销售等一切环节,严禁私人铸铁煮盐。

    这大大缓解了孝武帝时期因为对匈奴大规模战争带来的财政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弊端。

    比如盐铁质量低劣,价格昂贵。

    到了先汉孝昭帝时期,朝廷之上因为盐铁专营之时,展开了一场大型的辩论,这也是最初的国营垄断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之争论。

    贤良文学一方认为,认为实行盐铁等官营政策是“与民争利”,违背了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败坏了古代淳朴的社会风尚,引诱人民走“背义而趋利”的道路。

    而以御史大夫桑宏羊为首的一方,则强调法治,崇尚功利,坚持国家干涉经济的政策的道路。对盐铁官营、平准、均输等重大政策措施采取坚决维护的态度,认为它“有益于国,无害于人”,既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填充边费空缺,又有发展农业生产,“离朋党,禁yin侈,绝并兼之路”的作用。

    其中的均输是在各地设置均输官,负责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地方应缴纳的贡物,折合成钱交给均输官,均输官再在各地之间贱买贵卖,

    调节物价,同时也为国家增加了收入。

    而平准则是官府负责京畿和大型城市的平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