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1 三叔版的《学猫叫》 (第2/4页)
我给你煮了你小时候最爱吃的“大刀面”。” 俞冬青一听口水差点就流出来了,在燕京,秦省的关中地区的油泼面、臊子面甚至秦省南部流行的梆梆面、浆水面,北部流行的羊rou饸烙面他都吃过,唯独没吃过大刀面。 “彤彤,跟爸去吃奶奶做的大刀面去!” 俞冬青笑着对女儿说。 大刀面是华阴地区传统美食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系用双杖擀成,铡刃(大刀)切就,故名。 在华阴当地,有一句话是“衙门前的面馆子”,说的就是这大刀面面馆曾经开在府衙门口前,也足见了大刀面历史的久远。 之所以称之为“大刀面”,原因是切面的刀很大,几乎就是原汁原味的铡刀。说起“铡刀”,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如今四十岁往上的人会明白,就是原本用来给牲口铡草料用的刀,当然现在的铡刀专门用来切面。 手工做的面,在配上传统臊子——用自制黄豆豆瓣酱经温油煸炒出浓郁的酱香味,加入葱姜,放入豆腐丁,粉条段,加汤,用小火炖制而成。 俞冬青看着老妈端来的一大瓷碗金红明亮,酱香四溢,顿时食欲大开,又倒上香醋、油泼辣子,稀里哗啦,没几分钟一大碗的面条就下肚。 胃里暖洋洋的,好舒服。 看着女儿,也坐在小凳子上埋头吃着面条,满头大汗。 “我爸呢?”俞冬青问道,到现在还没见到老爸的身影。 “他去村西边你红刚叔家帮忙去了,他小儿子明天娶媳妇。你二叔,三叔都过去了。”刘凤兰解释道。 红刚叔叫俞红刚,和俞冬青的老爸俞红军是一爷之孙,还是比较亲的。 其实整个北寨村的一半都姓俞,互相都沾亲带故,谁家有啥事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