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六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六十六) (第12/12页)


    严格的说历史上自汉至今对《易经》(不单单只对今本《周易》)的学术研究,形成了庞大的“易学”内容,其内容是一个庞大而庞杂的学术体系。“易学”大抵不过从今本《周易》的那套符号及卦爻辞,和《易传》里的阴阳、八卦、爻位、河图、洛书等说法,而生发出无穷的学说来。而帝制时代里通过对《易经》(今本《周易》加《易传》)的研究阐述产生出“象数”易学、“义理”易学、"图谶"易学、"占筮"易学、"训诂"易学、"卦图"易学等等(若单指今本《周易》的学术,只有“象数”与“义理”注释上孰轻孰重而已。因“易学”之称是个复杂的历史,因帝制里的“易学”是对《易经》的学术,不单单只对《周易》的学术,整个帝制里的“易学”,是今本《周易》与《易传》混同在一起的)。包括今天“易学”上的"科学易"、"立体易",“生命密码易”等更加神秘说法。“易学”成了《易经》学说上的文化黑洞,在吞噬着人们的价值观。

    总之,我们要明白原创《周易》是部政治哲学,而历史上的唐代李鼎祚汇编汉至唐代对《易经》(今本《周易》加《易传》)的诸家注释而命名为《周易集解》,我们只选对今本《周易》的诸家注释,而抛开《易传》内容及对《易传》内容的诸家注释,来看那些注释者的诸种说法。既有后来给命名的所谓“象数派”和“义理派”注释者,但所对《周易》文辞的注释,都是个风马牛不相及。而对这两派注释者来说,“义理派”相比于“象数派”是趋于较理性,而“象数派”对今本《周易》的注释既是荒诞不经,又是愚蠢无知。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