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8 (第2/4页)
吧!郑通是最擅长打嘴皮账的,对于姜参的提议,“姜先生指出原本的衮州已经对冀州称服,刺使大人出事之后,衮州再次四分五裂。如今春种已过,正适合交战,要打要议,都该论一论。” “说起来新君立,冀州尚未上表庆贺呢。”提出这一点的是原乐陵郡守武平之,楚昭设下三省六部,提了他为户部侍郎的位置。 因之前大魏无君,新君被立,冀州动荡,楚昭接管冀州,一应大权落顾楚昭的手里,大魏朝这名存实亡的朝廷,竟然将楚昭无视到底,压根没对冀州发出过一通诏令。 “阿兄之死,新君不是也没说给个什么说法吗?”楚昭顺口答来。你不找我,我不找你,不都是这样吗?“天不欺民,君欺民,既欺于民,民心而乱,何以为君?” 在场的人都明白楚昭的意思,楚昭也不介意说得更明白一点,“昔日我与阿兄初入冀州,倾尽家产而购粮济民,先帝感我们兄妹为国为民之心,令我阿兄掌一郡之治。阿兄为郡守以来,爱民如子,忠于朝廷,最后却落得被人暗杀的下场。虽新君刚立,却不曾谴一使问上一句,这样的朝廷,诸位还想听之任之?” 当然不想。要不是对朝廷没有指望了,他们又怎么会愿听楚昭的调遣。 “况且,新君年幼,都是朝中诸公辅佐,如今诸公争权,谁还有功夫管我们这些穷乡僻壤的地方。衮州之事,再等等,此时不是时候。”楚昭这么说了,就是另有打算。 “娘子之意,何时才是合适我们动手的时候?”别人问不得,章玉成却问得,可以说,在这些人里,章玉成是真正是对楚家忠心的人,以前是楚毅之,如今是楚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