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纪_分卷阅读14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0 (第3/4页)

了一个可以不需要人带领,可以自由游览又不会打搅工作人员正常工作的地方——图书室。

    名字看上去普普通通,但简墨踏进这里的时候还真吓了一跳:整整一座五层楼全部属于藏书室,每一层都摆满了高大的书架,书架上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陈列着各种造纸相关的书籍。

    中年女士有些自豪地介绍:“这里的书虽然不及造纸师联盟里面更新得那么快,但是涉及面绝对是全广最全的,包括纸人之父李青偃当年的部分亲笔书写的资料都保存在这里——当然那些原件没有特殊原因不允许借阅了。但是里面的内容已经被印刷成书了,你们可以在三楼找到。”

    对这番话敢兴趣的绝对不止简墨一个人,就算不是造纸系的学生,对李青偃的敬仰也是不会动摇的。

    简墨和同学们上了三楼。他本来是直奔李青偃的资料去的,但路过一架图书的时候被其中一本极薄的书册吸引注意力。

    这简直不能说是一本书,而是一本小册子,不过三四十页的厚度,夹在前后两本大部头中间,显得十分瘦弱可怜,但偏偏是这样让简墨产生的好奇心。

    书名是。

    这本书实际上是一位造纸研究所研究员写的一项研究报告。通过抽取两千多例初窥之赏的等级能力和他们后期成长的相关资料,以及一系列的统计和分析,这位研究员发现一个极有趣的现象。

    为了最大程度保证初窥之赏的成功,很多保守的天赋者在第一次写造的时候会低估自己的天赋等级,导致写造出来的纸人没有达到他们当时能力的最高值。比如某人拥有特级的天赋,但是第一次参加天赋测试的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