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6 (第4/4页)
,虽然姿态各有不同,但共同点是他们都带着很大的布袋、背篓或篮子。 唯一的一个例外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他手里举着一根差不多有一米八的稻草棍子,稻草上插着几十个糖葫芦,鲜红的糖葫芦在一众人中格外的显眼,一群小孩子还没走到跟前就看见了,早早就跟老娘要了钱,跟饿了一年的狼似的扑了上去,竟将那少年撞得趔趄了下。 “小磊,土豆你们慢点儿!”齐嫂子隔着老远就吼道。 一心都在糖葫芦上的孩子们哪儿能听到她说话,齐嫂子只得无奈笑着摇摇头。 有了孩子们开头,其他的商贩也都停下走动,一窝蜂的涌到军嫂跟前,一个背着大背篓的中年妇女抢到了最前头,摊开手心里一块巴掌大的布料,迫不及待的小声道:“大姐,看看这个,这布料可是自家织得,颜色好看,还耐脏耐穿,你家儿子这么可爱,给他做衣服穿,肯定更可爱,估计小姑娘都往你来不走了!” 最前面的那个军嫂闻言忍不住乐了,“我们家的是个姑娘,跟她奶奶在老家呢!” 闻言,众人忍不住笑了,这背着背篓的中年妇女也不窘迫,摆摆手,“哎呀,我这是未卜先知,你将来定会有个儿子的,早买早来儿子!” 这个军嫂只有一个闺女,之所以随军,就是为了早点儿生个儿子,这话刚好说到了她心里去,就冲这句话也得买块布啊,不一会儿,两人就悄悄离开人群商量价钱去了。 中年妇女率先做成了一笔生意,其他人也不甘落后,纷纷上前兜售自己的东西,不过全都是很小声,所以,尽管场面看起来乱哄哄的,但也只能听到很小的声音,不知道只以为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