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产业兴旺 (第4/5页)
明以来,王铁匠的生意好到爆。陈燮以轴承和钢材入股,占六成股份,王铁匠一点意见都没有,还高兴的走路都打飘。其作坊规模,在短短几个月能急剧膨胀。 王铁头的第一号拳头产品是煤炉,这个东西,张家庄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因为不要钱啊,而且还送烧水的水壶一个。得到炉子的付出,不过就是买一些力气,要不去拉点煤渣铺路,要不就去附近十里外的一个煤窑拉煤。当然了,外村人想用煤炉,你就得花钱买了。煤炉的主要销售对象,不是农民,而是各个城镇的居民。他们用煤炉,烧的煤炭钱,可比买柴火便宜不少。这个产业的出现,断了一些靠卖柴火为生计的人的生活来源,但是不要紧,这些人很快就加入到了挖煤的行列之中。 第二产业就是独轮车,这玩意在陈燮的改进之后,以极快的速度风靡张家庄,继而席卷了登州治下的州县。装了轴承,载重量大大提高,铁的车轴和包铁的轮子,保证了耐久性。一般的百姓买不起,但是地主、行脚商贩、私盐贩子不在其内。不就是十辆银子一辆么?买了!有了这个,挣钱的效率大大的提高。别人走一趟,这都走两趟了,还多拉了五成的货。 所以,这种独轮车随着登州商贩的广泛使用,很快就传到了莱州甚至更远的济南。一些精明的匠人想仿制,很快就以失败告终,轴承是无法决绝的难题。既然无法仿制,就只好来登州购买,然后带回去贩卖。一些贩子及这么干的。 因为业务太忙了,现在想买独轮车,你得提前下定,然后回去排队。 说起这个煤窑的主人姚老六,一开始不过是个会烧窑的匠户,文八斤把他找来是为了烧红砖的。结果这家伙抓住了机会,带着一帮相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