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都是为了地方 (第3/5页)
问题,回头王廷试上奏朝廷,肯定会有一句:孙抚台与余……。 “各位地方贤达,今日……。”王廷试开始了演讲。意思很明确,他代表朝廷牧守一方,现在出现了旱灾,大家都是本地人,为了本地百姓的好,请大家来了,都意思一下。官府在拨一点钱粮出来,共度难关。王廷试讲话的时候,下面的士绅表情很精彩,半数人都是低头不语,看不到表情,生怕别人认出他似的。还有一部分人,坐在那里像打坐,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入定高僧。还有一部分人呢,直接闭目养神了。 陈燮属于那种低头一族,不过他会偷偷看一下四周的情况。张瑶倒是很淡然的,似乎在认真的听。等到王廷试说完了,朝孙国桢拱手示意,请他也说两句。 孙国桢本不想说来着,但是他一眼就看见了陈燮。没法子看不到,这家伙个子比较高,而且还是短毛,虽然头发已经长长了很多,依旧不能跟明朝人比,醒目的一塌糊涂。 “本抚台就说两句!”孙国桢的开口让王廷试心中多了几分不安,为啥啊?本来这事情嘛,不该孙国桢负责,王廷试作为登州道,这是他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有王廷试对孙国桢负责,而且登莱巡抚这个位置,重点还是在军事上,地方政务也管,但是很少管而已。天启年设登莱巡抚的本意,是为了配合支援东江镇,封锁女真海上通道。 王廷试还在迷惑的时候,孙国桢已经继续道:“数日之前,本官微服出访,沿途旱情初现,民为之愁苦不堪。行至一处名为张家庄处,却见另外一番风景……。”孙国桢口才不错,娓娓道来,总的意思就是,我发现一个地方,人家怎么怎么做的? 孙国桢拿陈燮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