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决策者的困境 (第4/5页)
所以兵部对相关事务的切入点,始终都会放在成本的控制上,而不是武器本身。 朱靖垣有点无奈了,成本问题一旦拿出来,那就不好说了,这种船成本肯定非常离谱的: “是,这种战舰的建设成本,大概率会超过两万吨战舰的两倍。 “但是我可以向大司马保证,就算是三艘两万吨的战舰,也打不过一艘这种战舰。 “这种超级战舰也许非常昂贵,但是考虑实际战斗力和战略威慑力,他绝对是物有所值的。” 见识过朱靖垣脑回路的刘权之,听了这解释完全不为所动,只是拱手躬身表达自己的观点: “兵部不赞成在太平年代,去建设规模如此庞大,成本如此高昂的战舰。” 朱靖垣面对刘权之不再解释,只是单纯的表示不支持之后,顿时就感觉到了一种深深地无力。 同时也想象到了,历史上的英国人,为什么在技术革新的问题上,蹒跚踯躅了十几年。 过于激进的技术革新,首先会遭到保守稳重派的抵制,也同时会影响现有供应商的利益。 现在朱靖垣只是看到了保守派,还没有看到利益相关厂商跳出来。 因为大明的相关厂商都是皇室财团企业,现在皇帝也在现场,关键是还没有露出倾向,他们不敢贸然站出来反对。 但是如果今天皇帝不表示支持,那后续的设计和革新肯定会受到阻挠。 即便是穿越者,即便是知道正确的科技路线,也会同样遭遇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