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_第一八九章 大明的财政和生产承受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九章 大明的财政和生产承受力 (第4/8页)

的“标准排水量”,是海军条约后才出现的,用于计算条约限制吨位用的标准下的排水量。

    海军条约为什么要搞个“标准”排水量?zWWx.org

    为什么不继续用满载排水量呢?

    因为不同的的战舰,在满载的状态下,搭载的燃油重量相差甚远。

    维内托级载油量四千一百吨。

    俾斯麦载油量七千四百吨。

    衣阿华载油量九千吨。

    这些同时代的战列舰,在燃油上最多差了将近五千吨!

    载油量直接关系到航程。

    不同国家海军对航程的需求完全不同。

    大秦海澡盆内玩耍的意呆利,战列舰航程有五六千公里就足够了。

    美国要两洋作战,从东海岸的诺福克经过巴拿马运河调往旧金山,单线最短航程都有一万多公里了,相当于从湛江赶到吉布提的航程了。….如果都用满载排水量为标准,同样都只能造五万吨的船的话,那意大利的短腿战舰的武器装备重量,就会比美国船多出四五千吨。

    这足够把主炮从十五英寸升级到十八英寸了。

    战斗力就直接拉开两个级别了。

    所以就有了条约标准排水量,也就是不含燃油的排水量。

    现在没有海军条约,当然也没有人提什么标准排水量,虽然设计指标里面的数据是现成的。

    日常用的仍然是空载和满载。

    朱简炎围绕着两个两米多长的战舰模型转了一圈,忍不住赞叹说:

    “这种战舰的形态……跟以往的战舰截然不同,这舰体的线条看上去就感觉非常流畅优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