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8 (第3/4页)
到三大麻袋红薯,有三百多斤,按照一天两斤粮食的量,能撑到来年农历五六月份,到时就是夏收了,精打细算一下断不了粮。 当然那是在刘爱英看来,他们分到的比江秋月多一些,再加上分的白菜萝卜,还有他们院子里种的红薯,每个人能有几百斤粮食,再加上手里的补贴,年后再不怕青黄不接了。 彭敬业把红薯和白菜萝卜都抗回养殖处,江秋月拿钱从队上又买了一大袋子胡萝卜拖回去,全放到灶房柴火下面的小地窖里,防止冻坏。 分粮发钱的第二天,临河村飘荡着一股煮菜帮子的香气,那些队里不要的白菜叶和萝卜缨子都被那些缺粮的人家捡回去做成咸菜腌菜,留着当口粮吃或者偷偷卖去县里换粮票。 有些村民家里分到的白菜萝卜多,当天也开始做泡菜咸菜腌萝卜,都是一缸一缸的弄,能吃到来年野菜冒出头。 知青院同样做了几坛子,江秋月还过去参观了一下做法,回来自己鼓捣了几盆试手,刚弄好盖起来,刘爱英过来问她换票证去不去。 江秋月怔然,问清楚后才知道,以前没补助的时候,插队的知青只能分到口粮和一点钱,想要票证就要拿粮食去县里换,或者跟大队长家换也一样。 刘爱英之前手里那点票,就是分粮的时候筛出口粮精打细算后,拿剩余的粮食换的,不然知青一点接触到票证的机会都没有。 好在有了补助,知青的补助都是发的票,他们不需要再特意拿口粮换票傍身用了。 不过今年分的粮食多些,钱也比去年多,算是一个丰收年了,刘爱英想把多余的粮食换成粮票攒起来。 “你们都要换吗?”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