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收盘 (第4/4页)
他们本能的觉得,那些大豪绅,大权贵们,肯定消息要比他们灵通,于是他们接着反过来又开始卖土地。 到了三月初六,已经跌倒了二两整,但全是卖的并没有买的了。 因为他们都见识过,几个月前可是跌倒过过六钱银子一亩的,要等着抄底。 跟据此前的测算,全国的官田最多不到二百万顷,江南土地兼并最甚,估计也就能占到一百万顷的样子。 当大明银行统计,现在挂在牙行售卖的土地,已经超过了一百二十万顷的时候。 张邦奇算了一下,单笔十亩以上的总共有约六十万顷,这些应该都是官田,六十万顷也就是六千万亩,按照二两一亩,也要一亿两千万两银子。 整个大明银行,现在也没有这么多钱。 可是官田改革,又势在必行。 嘉靖决定赌一把,再往外放量。 三月初十,江南田价慢慢从二两跌到了一两。 就算如此,那些十亩以上的大单,仍旧挂在牙行的有四十多万顷。 这四千万两银子,现在大明银行还是能拿的出来的。 嘉靖这次果断下达了交易指令:照单全收。 后来经过登基入册,这四十多万顷,也确实基本上都是官田。 “陛下,我觉得这些就够了。” “嗯?”嘉靖有点没明白张邦奇什么意思。 “虽然现在官田在册的有近二百万顷,江南在册的有近百万顷,但还有一小部分是掌控在官府和官学手里的,真正被豪绅、权贵占有的,也不过六七十万顷而已。” 嘉靖听完张邦奇的分析,基本就明白了当前的局势,主要矛盾已经通过经济方法解决了。 那剩下的次要矛盾,就要依靠物理手段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