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_第210章 震天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0章 震天雷! (第3/5页)

就连脸上也蒙上了一大块的白绢,整个人说不出的怪异。

    原本铺着毯子的帅帐之中,搭起了一个土灶。土灶上支一口大锅,灶台边上是几口大缸上边担着木棍,木棍上放着一个柳条编的大花筐,筐底上垫上两三层细篾编的席头。

    此时几个士兵正用一旁一个大水缸里的水,将花筐里的硝土浇花似地淋透,再慢慢地浇水,花筐里的硝土被浸透了,水就慢慢地渗漏下来,滴滴答答的硝水渗漏下来,硝水是褐黄色的,渗漏得差不时,再淋水,硝水又滴滴答答地渗着。这一筐土过滤得差不多了,再装上一筐硝土,再浇透硝水又渗漏下来。

    这筐里的都是硝土,并不是硝石,原本陈克复还以为李节说军中有一些硝石是很多。结果送来后才发现,他的不少硝石结果却是只有几小包,也就是一两斤的样子。那一点的硝石,被陈克复两三次实验就已经折腾光了。不得已,陈克复突然又想了一个招,那就是在城中的那些马圈及茅房的土垒墙上,却刮硝土。

    这茅房附近,平曰里士兵们爱随处尿尿的尿臊窝子的土地上,太阳一晒,会泛起一片片、白花花的碱,远远地望去,还闪着晶莹的光芒,这些玩意平曰里根本没人注意。结果无硝可用的陈克复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上头,他让士兵们将这些硝土刮下,然后带回来熬煮。

    就这样一筐一筐地过淋滤。等到大缸里的硝水满了时,陈克复忙招呼着亲兵们生火熬硝了。熬土硝的过程,也就是将硝水中的水通过加热焅干一部分,最后使土硝结晶倒进瓦盆里的过程。为了充分利用火,一般都是砌的连二的双眼灶,熬硝土不能太旺,多数是拢着囊柴禾烧火,通过不断地加热将硝水焅干。

    等加热到了五十度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