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_分卷阅读19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7 (第1/4页)

    再让那些妇女照做的。

    他自己也戴,那些妇女虽然嫌弃麻烦,但是为了工钱,也都戴了。

    每天晚上放工之前,柳宵会把晾凉的鱼rou松装进洗干净的面口袋里,大概二十斤左右。

    一天她们能生产一百斤左右的鱼rou松。

    三天柳宵大爷他们过来取次货,然后卖往对岸。

    他们谈好,一斤鱼松的价格是一块人民币,这个时候两国的汇率大概是1:1.2,也就是1.2卢布。

    当然他们不愿意卢布,只收金银。

    但是一回交易三百斤鱼松也不过360卢布,换成金子也就九、十克的样子,不好弄(这次就不是二十五一克,而是按照苏联黄金价格来,近五十卢布一克)。

    所以约定前两回收卢布当定金,第三回他们把卢布还给那些大兵,拿金币。

    柳宵大爷也很直接,得了金币,这次是他的,下次就给柳宵。

    柳宵接了,也提出员工工资两人一起分担。

    他大爷想想也应了。

    柳宵也不总在作坊看着,有时候会让二候他们过来。

    宋红米想要帮忙他没让,太知道那边女人欺软怕硬的性子了,还碎嘴子,怕红米挨欺负。

    她又不能骂回去,还不得气坏了。

    柳宵跟着大爷去了几次对面,就跟一个年轻军官“勾搭”上了。

    这位军装家族在当地小有势力。

    他觉得是条门路,然后就承诺,如果他能给找到新的销路,每次也要三百斤鱼松的,他就答应给一层好处费。

    这钱绝对不少。

    果然钱就是动力,不到一个星期,对方就找到销路了,每次要三百斤,七天供应一次货。

    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