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7 (第2/4页)
悟跟国家保持高度的统一。没有专门的机构来为此表示负责,到时候种出来的蘑菇全烂地里去啊?他们是摸着石头都不肯过河的。 他们只是耿直,并不傻。杨老倌亲口尝过蘑菇的味道,也见到蘑菇换成了钱,可乔云和四毛一趟趟的往县上跑他也看到了。困难他倒是不怕,问题是杨梅提出的种蘑菇,就那么一说能成?一亩地所需要的成本,比棉花可贵多了!光那一卷一卷透亮的塑料薄膜,可费老钱了。 其实在杨梅有意向杨老倌透露蘑菇种植的时候,老头子就上了心,村小学有文化的老师、还有市里的技术员都在背后支持,那肯定不是什么坏事,可默默的计算之后,想了想那个成本,最终他还是决定选择视而不见。 这不但是杨老倌的心态,大多数的农民在接受新鲜事物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心态。 “爷爷,我只要那一块地,还不足两亩吧?其它的地您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我绝对不干涉。”从常技术员的工作无法展开,杨梅就已经估计到了说服杨老倌的难度。 “您是种庄稼的老把式,种了大半辈子的地,自然是经验丰富的,但您种了一辈子的地,可挣到钱了?”杨梅看了看自己的小身板儿,她一直没有老老实实的扮小孩就是因为年纪太小的缘故,话说出来没有一点说服力啊。 道理有时候是说不通的,但利益就不一样了。“您也别跟我说什么国家政策的原因,现在咱们家的条件您也看到了,估计等您种的棉花卖到钱,二舅娘的病也没法治了,四毛哥也失学了,到时候就算卖了钱又有什么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