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章 第 27 章 (第10/11页)
单纯是情感上的辨认。 许多孩子到后来对养育者心生出无法说明的憎恨,尤其是在东亚家庭更甚,就是因为情感需求没有得到回馈,与之相反的是物质付出的错位。 父母自认为将最好的东西给了出去,这份照料很大程度上会忽略孩子本身的需求,于是便成为一种强加于人的强迫。 *关系是一个心灵保存在另一个心灵中,孩子永远需要心智化对等的情感。 但天礼不是这样的。 毫无疑问,早乙女天礼信任着琴酒,这种信任完全不讲道理,他还不能处理遇见的那些繁琐的消息,只知道有人把他从饥饿中拉了出来,那么那双手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手。 他需要一个站在外面世界的立足点,只要有人给他指清楚方向,那么那个人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只因为早乙女天礼想要得到回应的那些需求,和琴酒给予的东西是完全匹配的。 那么,当这样的早乙女天礼得知被信赖着的对象想要将自己送去赴死,以换取最大的利益,他会怎么想? 他会失望、愤怒、焦躁,产生恨意吗? 天礼辨别着自己的感情。 出乎意料的,胸膛中的心跳十分安稳,砰砰砰,一下又一下不断将本来就荒芜的泥土夯实。 我十分安心,十分满足。 即使是理解能力缺失的我,也能体会到那种期待。 那种沉甸甸的,压得天礼能明显感觉到,啊,原来我还在呼吸的期待。 这实在是太新颖的体验了,如果不是切身体会到,只看行为和目的话,他完全推演不出来这样奇怪的心灵垒台。 并且这不是特例,是完全可以当作模型的参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