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争鸣 (第4/7页)
赵括大将军见惯了大场面,此时早已没有怯场的感觉,众目睽睽之下,只见赵括大将军不慌不忙,轻轻一甩披肩,稳稳地依礼挺身跪坐。 “嗬少年大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好风采!” “赵括文武双全,实乃来日赵国之中流砥柱!” “这就是赵国的大将军,天赋奇才的赵括,怎么如此年少?” 赵括甫一落座,只听四下里议论声响了起来,来自列国的士子,或赞美羡慕,或出言质疑。但亲见这少年大将军受到平原君如此礼遇,众士子心想,过会儿且看,这赵括到底辩才如何。 甚至有来自他国的士子幻想着,若是能辩论难住这年少得志的赵括,自己岂不是可以大出一把风头。 (今日第三更,求月票、求推荐谢谢书友们的支持!) ,鞍和马镫,赵括凡经画出了大致的模样。对大半生钻知贼帆打造的公孙元来说,三天打造出来,算不上太难。亲耳听到一级技师公孙元的承诺后,赵括欣慰地点头笑了笑,接着又简单交代了一下火器霹雳子的保密事宜,随后,便安然起身离开了冶铁作坊。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该放权时应适度放权,这是大将军赵括奉行的准则之一。身为统帅,赵括需要做的是指引方向,验明成效,若事无巨细皆亲力而为。那十个赵括也会给活活累死。 正是赵括这种适度的放权,最大限慕地调动了军器坊及御林军一帮心腹干才的积极性。穿越近两年来,从兵器的革新,到御林军的组建,源源不断的成果证明,赵括此举堪称英明。 二十一世纪的管理学,被赵括活用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之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