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夜袭柔远 (第4/6页)
薛万述是薛世雄长子,也是一名武艺高强的骁将。 另外,斥候校尉苏烈作为duli营主官,也参加了会议。 在大帐正中,挂着一幅伊吾国地图,旁边站着一名中年男子,名叫萧远颂,是萧家商队头领,这次他率萧家商队与隋军通行,萧远颂同时也是隋军向导,他从二十岁起便往来于敦煌和伊吾,至今已经十五年,对伊吾地形了如指掌。 他用木杆指着地图对众人道:我们旁边这条河叫罗漫河,发源于北方的折罗漫山,在chun天时是一条大河,因夏季而干涸,再向前百余里便是柳谷水,也是发源于折罗漫山,但水量比我们这条河大,所以在柳谷水下游就有一座市镇,叫做柔远镇,有三百余户人家,是商旅往来的重要歇脚之地,镇上还有五百伊吾国驻军,有汉朝留下的烽火台,现在仍然被伊吾队利用,从柔远镇到伊吾城相距两百里,都是戈壁沙漠,中间筑有十座烽火台,每座烽火台有五名士兵,烽火台里有蓄水井...... 萧远颂用一种缓慢的语气介绍伊吾国的情况,大营内的军官们都听得专心致志,杨元庆却有点心事重重,他在想着启民的可汗的情况,当初双方约好六月初两军在贪漫河汇合,但到现在突厥人一点动静都没有,看样子他们是失约了。 等萧远颂介绍完,杨元庆便站起身对众人道:或许突厥人是在半路上遇到了什么事,可能耽误了,但是我们已没有时间,圣上要求在中元节前听到捷报,这是他定下的期限,但从这里去京城报信最快也要一个月,而现在已经是六月初五,事实上我们只剩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