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_0069【朱院长的科学种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069【朱院长的科学种田】 (第2/6页)

天又学到真东西了。

    用豆粕追氮肥的法子,是在明代普及的,宋代还真没意识到。这个时候的豆粕,主要用来喂猪、喂牛和喂马。

    朱国祥说道:“这时追肥,最好伴着中耕和除草。能让田泥更透气,顺便把豆粕埋进耕开的土里,更有利于发根和分蘖。”

    村民们默默记下,陆安更是抱着小本本,飞快用毛笔写字,他要整理成文字交给老白员外。

    朱国祥又说:“到了分蘖后期,就得压着,不能分得太多。分蘖过多,也会影响收成。该怎么压制呢?”

    先前那个老农又喊:“灌水!”

    朱国祥欣慰点头:“对,就是灌水,深灌能压住分蘖。但如果这块田太肥了,深灌就压不住了,需要排水晒田!”

    白大郎不知何时也跑来听课,惊讶道:“排水晒田,不怕秧苗枯死吗?”

    “不怕,但要随时盯着,”朱国祥说,“要数秧苗的茎数,每天都来看,根据茎数的多少,选择是否还要排水晒田。”

    白大郎嘀咕道:“难怪俺家那几块肥田,有时候稻子长得很好,打谷时却没丰收。原来是田太肥了,深灌水压不住分蘖。这就好比小民之家,人丁太少不兴旺,人丁过多又养不起。俺家那些肥田不能丰收,就是生出太多子孙,個个都要吃饭,家里的口粮却不够。”

    朱国祥再说:“我现在来教大家,怎么判断分蘖的几个时期,主要看叶子的颜色……”

    “朱相公,朱相公!”

    一个渔民忽然奔来,气喘吁吁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