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第3/3页)
又道:敝主人本欲亲自前来,然而年纪老迈,腿脚不便,然而又实在是想见李司丞一面。因此命敝人前来相请,司丞可否移步,前往我等宅中,见见敝主人呢? 李好问心中隐隐约约有些疑惑:他何时有一个姓易的邻居? 但自己毕竟是穿越者,穿来的时间也不算长,对敦义坊中的邻里们并不熟识。眼下见到这位管家言辞恳切,殷殷相请,于是便点头答应下来,随那管家一道出门。 出的却也不是李家正对十字街的大门,而是北堂旁侧后院的一道侧门。 李好问几乎急不得自家曾经有这样一扇门了,疑惑地问那管家:你家真是我家紧邻? 管家回身道:是的。司丞难道不记得了,李宅面对十字街,紧靠着郑家,而郑李两家背后,就是我们易家。 李好问迷迷糊糊地依稀觉得有这么个印象,便点头答应了一声,继续跟着那管家向前行去。 穿过侧门,竟是一道极其敞阔的院子。院内传来丝竹之声,那管家喜孜孜地回头道:敝主人今日请了梨园子弟到此演习歌舞,还特为李司丞编排了一支歌舞,请司丞欣赏。 李好问再度颔首,连声道:府上真是太客气了。 他也没想到,到邻人家里作客,竟然能享受这种超规格的待遇。 唐人口中所称的梨园子弟,源自玄宗时在长安大明宫中所设之梨园。这位文艺皇帝当年甄选了多名乐部伎子弟,教于梨园。虽然后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梨园人才因为战乱而星散。但梨园子弟这个称号从此传下,用来称呼那些技艺精湛的乐工与伶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