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交流 (第2/6页)
观,于是受‘东坡日课’的启发,采用他的思路,试着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一些帮助记忆的工具。” “最后发现语文的思维导图和苏东坡的原创比较接近,而其余各学科,在大家相互启发研究下,最终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所有人都震惊了。 当这些东西传到省里的时候,省教委找了几个重点中学和师大的教授们来分析,发现具有很高的价值。 然后大家找寻相关方面的材料,发现这东西在国内压根就是空白,而在国外,相关研究也就刚刚展开几年。 不列颠头脑基金会的总裁,国际心理学家委员会的会员东尼·博赞,现在还没有被称为“大脑先生”,如今只有一个和周至这套东西相似的概念“TheMindMap”。 为何一个地处中国内陆,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夹川,会出现这么个先进到家的东西,专家们都摸不着头脑,怀着最大的欣喜和好奇,省教委才组织了这次夹川之行。 结果发明者竟然是一个高一的学生,然后这个高一的学生说,是受到千年以前大文豪苏东坡的启发! 苏东坡的这套做法,的确就是思维导图的设计思路,你甚至都不能说他原始,只能说他天才。 周至语文学科思维导图上的那些主题,最少都得一段话,而苏东坡能够仅用一个字,就能点亮脑海中的相关记忆区域,而且做到一字不差! 这是两种天才的能力,一是设计能力,二是应用能力,而且这两种能力,苏东坡都是巅峰级的惊才绝艳! 再一想也就释然了,特么苏东坡都不算天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